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顶点小说网 www.dingdianbook.com,兵书峡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前文黑摩勒、铁牛师徒正在狮猿洞中和江小妹、江明、阮菡、阮莲四人谈说寻找壶公,并令两狮猿赶往黑风顶探看壶公归未。洞中狮猿因经前主人训练,善解人意,灵慧异常,奉命刚走,便听洞外鸟呜之声,声如金铃。跟着飞进一只银燕,双爪抓着一信,到了众人头上,将信放落飞走。

    四人拆开一看,乃是小盘谷九十三天梯新交好友葛孤所写,大意是说众人走后,听一好友来说壶公方才回转黑风顶,另两位异人业已离山他去。前遇三贼,一名冯吉,一名宫祥,一名燕飞来。以冯吉本领最高,见识也最多,和壶公老人相识,这次往寻便是此贼领头。另一老淫贼燕飞来,也有一身惊人本领,更擅缩骨锁身之法,昔年本与七指神偷葛鹰是同门师兄弟,只为荒淫大甚,虽不似江湖上别的淫贼在外采花,强奸妇女,所有姬妾多半银钱买来,但他大片财产却是偷盗所得,一半仗着心机盘剥巧取而来,平日惟利是图,比冯吉还要好狡凶恶,无恶不作。年已七十,看去不过四十来岁,平日眼用奢华,享受过于王侯,家中姬妾有好几十个,虽非暴力强夺,也是仗着财势,用种种心机方法诱骗挟制而得,因为年纪相差太多,最年轻的才只十七八岁,并非自愿,作孽甚多。本来已在家中洗手纳福,不轻出外,因和芙蓉坪老贼曹景勾结多年,每年每节均受重礼,而武夷山正是幼年同了葛鹰从师习武之处,全山地理极熟,无一处没有走到,黑风顶离前师所居古庙相隔最近。事在五十多年以前,燕贼尚未成年,壶公和另外两位异人尚未隐居山中,闲来无事,常随葛鹰满山乱跑,不特盘蛇谷与黑风顶是旧游之地,连小盘谷、小螺弯那几处险径也都常时往来,壶公也有两面之缘。燕贼平日也曾偷富济贫,所犯淫恶太多,他那帮助苦人,均是一时高兴,好名好胜,或是看中人家妻子,别有所图,借着财力,使对方感激,无以为报,自将妻女送上。不过用心阴毒,做得极巧,事情多在临危之时,人又生得美秀文雅,易得妇女欢心。当事人固然落他圈套,便是外人也看不出。自以为昔年有侠盗之名,壶公又曾见过,必能投机。冯吉虽与壶公相交,是在别处,黑风顶的道路还不太熟。燕贼接到曹景亲笔的信,立时答应。既想得那重礼酬谢,又想近两年来不常出外,美女难得遇到,已有三年未买新人,家中姬妾均已日久生厌,见惯无奇,得宠的几个又渐年老。芙蓉坪山清水秀,常出美貌少女,打算借此一行,沿途查访,如有美貌妇女,便想法弄回家去。如遇不到,再向曹景要上几个,以娱晚年。因此他比冯贼还要起劲。燕贼虽有师传绝技,武功精纯,又善房中之术,毕竟平日荒淫太过,多少年来夜无虚夕,无形中吃了大亏,因此内家真力不如冯吉。他那轻功却是极好,几乎已入化境。因为他那本身恶行只有葛鹰一人知道,也只葛鹰一人制得住他,洗手十年,便是连被葛鹰警告三次之故。最后一次,葛鹰将他擒住,要代师门正那家法。后经再三跪地苦求,立誓改邪归正,葛鹰才将他放掉。事情虽无人知,但恐葛鹰传说出去,多年威名一时扫地,自觉丢人太甚。又知这位师兄虽有神偷之名,但他所得财物完全散与穷苦,自家从来不留余财,连他最爱的酒,也多半是临时想法去扰朋友。除酒以外,终年流浪江湖,家只三间小房,还是借于朋友。有时回到家中,便不出手。每日买酒的钱,都是为人铸炼刀剑所得酬资,从不以偷盗的钱供给自己享受。性又疾恶如仇,爱管不平之事,双方宛如冰炭,不能相容,手法又辣,再不见机而退,被他捉住,身败名裂。想起胆寒,偏又无奈他何,只得如约洗手。一晃多年,对于葛鹰咬牙切齿,恨毒到了极点。因听人说葛鹰自觉年老,想收一个传衣钵的弟子,物色多年,一直没有寻到,最近忽然收了一个神童黑摩勒,禀赋之好,从来少有,比他还要刁钻古怪,机智绝伦。拜师以前便有一身惊人本领,近在金华北山又得了一口灵辰剑,越发威名远震,所向无敌。芙蓉坪贼党被他伤了不少。本就气愤,又受曹贼重托,此往如与相遇,就便除去。燕贼想起前受葛鹰三次大辱,命几不保,虽未向外间传说,自己天性喜动好色,为了这个克星,家居十年,气闷已极。便是这次受人之聘,也是偷偷摸摸,不敢露出本来名姓,葛鹰如在,永无出头之日。对头却是天生异禀,无论何等功夫,均人化境,人又机警异常,无法近身,又练有内家罡气,人在十步之外,举手便倒,也无法近身,除非得有干将、莫邪一类神物利器,休想伤他毫发。听说那口灵辰剑便是前古奇珍,分金断铁,宛如腐朽。此去如能遇机下手,将此剑得到手中,便可横行无忌。再要不行,现在曹景把芙蓉坪造得和铁桶一般,当地风景既好,美女又多,能够报仇雪恨,将仇人师徒杀死,再好没有,否则索性全家迁往芙蓉坪,省得受那恶气。虽然同在山中,不能随便出来走动,但他那里穷奢极欲,夜夜笙歌,享受无穷,美女甚多。主人又以上宾之礼相待,怎么也比闷坐家中,守着几个常见的妇女要好得多。燕贼本心便是想寻黑摩勒师徒晦气,但还不知双方走了一条路,如与相遇,决不放过。此贼心狠手黑,又和葛鹰结仇甚深,实比冯、宫二贼还要凶险。因其此次虽受老贼礼聘,心终害怕,不特未用真名,连貌相俱用昔年侠盗老南极伊繁的易容丹变过,脸如黄蜡,又多了好几岁年纪,便是葛鹰相遇,也未必能看得出。所用名姓,是个洗手将近什年的绿林中人,也是一张黄脸,故此葛孤先不知道。因听江、阮四人说起黑摩勒师徒已然先来,另走一路,虽知芙蓉坪派有贼党来此勾结壶公,并不知这三贼的来历深浅,事情可虑。途中如与黑摩勒师徒相遇,令其留心,除将三老贼的形貌年岁详细开明而外,并告四人,最好和黑摩勒师徒照龙九公所说分成两路,不要一起;并说黑风顶前山还有一条极危险的山路可以走上,壶公并不由此上下,平日往来之路是在峰后,孤峰拔地,峭壁排空,风景极好,壶公无事,常时自带美酒在此独饮,看他所种的花和两亩山田。但他性情古怪,不是寻他的人,任意游玩决不过问,如是有心寻他,轻则受气,重则还要吃上不少苦头,来者再是恶人,休想整个回去。峰前住有二人,一名苏同,乃独叟吴尚承桃母家的堂侄,另一同伴名叫萧森,乃师叔萧山人之孙,因误伤一人,被萧师叔逐出,因和苏同交好,结为兄弟,想拜壶公为师,费了许多心血,吃了好些苦头,又在峰前守了好几年,均未如愿。终算日久年深,壶公被他二人诚意感动,未再驱逐,偶然也去所居花林田亩中散步游行。二人也守着壶公昔年之诫,不问不敢开口。偶然也往山外访友走动,近因觉出壶公随便几句话均有深意,渐渐才有一点指望。可是一晃多年,峰后一带,不奉命也不敢前往走动,这多年来,只初寻壶公时去过几次,都吃了一点苦头。三月前,二人为了一事,迫不得已去求壶公,在峰前候了多日,不见下来,急得无法。去往峰后探看,见壶公正由上面下来,总算没有怪罪。等到一谈,才知二人那件急事已代办好,说完便令二人回去,以后无事不可再来。此老行事往往令人莫测。阮、江回人不远千里来此寻他,又有好些渊源,如往峰后,或可无事,黑摩勒师徒却非所宜。为防遇敌彼此须要照应,上来不妨同路,离开黑风顶七八里有一岔道,往左一转便是黑风顶的道路,稍微绕远一两里路,入口太小,是一山缝,不易看出。双方可在当地分路,各走一条,敌人见到也不敢动手。不是对方先自发难,我们也不可以为敌,兔犯此老禁条,自寻烦恼。

    六人看完,得知三贼已极厉害,后面恐还有同党接应,均是强敌。小妹谨慎持重,惟恐仇敌抢在前面,对方已先起身;信上又说那两位异人均已离山他去,贼党地理甚熟;心中未免惊疑,但因向来言行如一,说了算数,业已答应黑摩勒和众狮猿,天又大黑,不便起身,正恐落后愁急,忽见几只大狮猿由外奔入,互相叫了几声,为首狮猿便向众人连叫带比。经此半夜,人兽相习,各比手势,已能会意。众人问出外面雾气越浓,三贼虽然带有特制的千里火筒,一样也难行路,现在小螺弯山洞之中,被狮猿们无心发现,疑是众人一路,想要引来,刚一现身便被打了几镖,一个几将眼睛打瞎,幸未受伤。后来伏在一旁偷听,才知三贼不是众人一路,正在商计明日雾退往黑风顶去寻壶公。山中住有异人,三贼也都知道,因是上来遇了敌人,生了戒心,改走小螺弯险径便为避人,照那走法要远出不少,正在彼此埋怨。狮猿照例人不犯它,它不犯人,本想报复,一则主人行时严命不许伤人,那地方离黑风顶虽然尚远,谷径曲折,绕越路多,实在相去不过四五十里,恰在壶公禁条之内,在此境内向不许人动武。狮猿虽是野兽,曾受训练,不比野猪一类蠢物,三贼又是寻找壶公而来,不敢冒失,只得把奉命采取的山果取回。

    众人问出贼党似把阮氏姊妹和用暗器打他的人当成异人门下,一心避人,路要绕出不少,就是明日走得稍晚,多半也可抢在前面。葛孤来信又说三贼并不知道峰后途径,所去路却相反;就是同时到达,壶公不由峰前上下,去了也见不到,心中一宽。黑摩勒却对来信所说之言,心中不服,觉着壶公如是正人君子,这样凶恶的老贼便不应放过,如何与他们相交?此去不遇便罢,如与三贼相遇,说什么也要为民间除此三个大害;因恐小妹劝阻,好在不是一路,也未明言。随即商量明日同除毒虫之事。光阴易过,大家又是少年交好的兄弟姊妹,谈得越发投机,谁也没有一点倦意,一晃便是天明将近。

    江明心急,出洞去看天气,见雾气尚未全消,景甚阴晦,刚回洞内说天还早;狮猿本通人语,老的更灵,闻言,正打手势,连声低叫,似说天已快亮,要请众人起身为它们除害。忽一小猿由外奔入,手指后面急叫。众人料知毒虫业己出洞,同往观看。为首猿狮便在前面领路,和众人由左壁乱石林中往后绕去。

    洞中昏黑,好在无人到此,阮氏姊妹便将蛟珠取出照路。往后洞走进不远,地势逐渐高起,盘旋曲折而上。忽然发现上面有一平台高悬,水声汤汤,听去颇深,右壁空出亩许来长一条。走到一看,原来台下还有水路,深不可测;左壁一个圆门,内中石室似颇整洁;珠光照处,靠壁一条天然石榻,上设竹枕,旁边石案上还有笔墨书籍。

    阮菡同了江明当先走进,狮猿好似不愿,叫了几声。黑摩勒看出主人所居,便说:“你不要急,我们看看何妨,又不动你东西。”狮猿刚一点头,瞥见江明在动桌上书籍,忽然急叫抢进,似要拦阻。江明已将书拿在手内,看了一看,脱口惊喜道:“这不是说那毒虫么?”狮猿已抢上前去,伸手想夺,又恐将书损坏,急叫不已。阮菡笑说:“你这老猢狲不要发急,我们稍微一看就会放下,决不损坏拿走。这上面说有毒虫来历,你不让看,如何能够除去?”老猿只得停了吼叫,面上仍带惶急之容。阮莲见乃姊和江明并肩并头,借着珠光看那书上的字,神态亲密,毫不自知,心方暗笑。江明已喜呼道:“黑哥哥快看!这东西真个凶毒,除你还无第二人能除它呢。”说罢将书递过。众人聚拢,互相传观。

    原来那是洞主萧山人一本日记的未了几页,上写洞后壑底藏有一条毒虫,名为——(-,音孽,曾见说文解字及楚辞,乃禽兽虫蝗之怪;-,虫名,又名马陆,淮南子“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”便指此虫),乃两种毒虫交合而生,其毒无比。本不甚长,因这毒虫本生在聚有瘴毒的沼泽污泥之中,不知何年何月留下孽种,隐伏壑底一个没有出口的暗洞以内,年月一久,越长越大,无法出去。此虫虽然生在污泥里面,但不喜水,最忌日光,能有这长寿命,便由于所居巢穴临近泉眼,污湿阴晦,每当山水发时,壑底所积大量湿毒之气全被隔着洞壁的石缝吸收了去,自从生长,从未见到一丝阳光之故。萧山人先本不知下面伏有毒虫,这日因觉水洞中的泉水那样清冷,内中偏会含有奇毒,正在留意查看。正赶毒虫身越长大,下面巢穴狭小,转侧不便,想要破洞而出,先往下面水洞探路,刚现出一点形迹,便被萧山人看出。毒虫为水所阻,退了回去。萧山人前在蛮荒森林之中见过,知道此虫凶毒无比,想要除去,无奈上下相隔太高,下面的水深不可测;毒虫看去只是一身细鳞,但极坚韧,并有极强弹性,力大无穷,差一点的刀斧弩箭休想伤它分毫,性子又长,不将它头颈和胸尾间三处要害从中分裂,就是杀死,落在污泥之中,不消多日仍能复活,端的厉害非常,为此又往壑底仔细查听。毒虫为了身子长大,如由水洞蹿出,一个不巧,难免坠入水中,虽无大害,与它习性相违。最讨厌是水洞石壁光滑如玉,下宽上窄,爬行不易,相隔大高,难于上来,现已改路,想由壑底用水磨功夫攻穿崖壁出来。此虫天性凶残,以前禁闭洞穴之中,吸收壑底毒气和下面污泥以为生活,只一出来,嗅到生物血肉定必任性残杀。不过这东西有一短处,最是恋穴,轻易不肯离开故土。所喷毒气,不论人兽飞鸟,沾上一点立时昏倒,任其饱餐,血吸太多便自昏醉,经过半个时辰方始醒转。醉时全身盘作一团,多锋利的刀斧也不能伤。性又奇毒,离身三五丈内闻到那股腥香固是必死。便是相隔较远,被那随风吹来的毒气沾上一点也必昏倒。幸而此虫除恋土外并畏日光,如要杀它,必须有两样东西,一是千年雄精所结宝珠,或是千百斤极好雄黄提炼出来的精华,加上本山特有的两种避毒药草,乘它昏醉之时,人在上风焚烧,使其不醒再行下手,事前还有好些准备,不是容易,稍一疏忽反受其害。只有雄精精气所结宝珠最是合用,省事得多。还有一件决不可少的,便是杀那毒虫,须要一口斩金如泥的宝刀宝剑。想杀毒虫,须将二物同时寻到,先用雄精宝珠掷向毒虫头部,使其昏醉,消了毒气,再用宝剑将头斩下,人快避开,以防死后挣扎。它那长脚,只一搭上人身,便被吸紧,除死方休,休想解脱。周身脚爪和那长尾,无一不是凶毒到了极点。头虽昏迷斩断,看去全身绵软,死后仍有长性,不可不防。等它奔腾跳掷,余力已衰,将那两处要害斩断,全身分裂两片,再用木柴枯树点火焚烧。这还是深山无人,洞中狮猿又都受过训练,能解人意,知道远避。如在人多之处,休说焚后毒气,便那一股奇腥也是难当。但这两样东西均是至宝奇珍,难于寻觅。萧山人听出洞壁不厚,毒虫天生神力,常年猛攻,早晚必被破壁而出,为此愁急,打算去往黄山寻一老友设法借一宝剑应用。日记也到此而止。因上面写明毒虫清早出来残杀生物,正当腹饥之时,不特毒气更重,也最猛恶,再要饿极,就许蹿将上来,更是难当。人多无用,如在日出之时前往除害,要少好些危机等语。

    这时天还不曾亮透,雾气未消,日光未出,去也无用。众人只得把书放好,重又退回。黑摩勒一面告知狮猿,说:“人不须多,照你主人所说,除害已有把握。”并催江、阮四人起身先走,自己随后追去。四人不知黑摩勒别有用意,本就性急,惟恐落后,好在分头行事,也就不再等候。江明因见葛孤来信说贼党厉害,黑摩勒人又恃强好胜,不肯服人,惟恐万一与贼党狭路相逢,铁牛本领不济,只凭手中宝刀容易吃亏;后因黑摩勒坚执不令与他一路,只得罢了。小妹因防毒重,又将阮氏姊妹的宝珠借了一粒交与黑摩勒,以作防身之用。

    江阮四人随即告辞起身,照着葛孤所开途径,一路飞驰。走出不远,雾气便消了好些。登高一望,太阳已早出来,下面山谷之中,仿佛刚开锅的蒸笼,大量云雾正在随风吹散,林木山石也渐现出原形。

    小妹初意三贼机警狡猾,昨夜又曾遇敌,也许早就起身,只不知用暗器打贼的那两人是谁,是否跟在三贼后面,此去途中,能否见面。一路查看,并无异状。

    阮莲见小妹每遇容易上下的山崖高地,必要领头走上,知道三贼另走一路,此举不一定是为了仇敌,忍不住笑道:“大姊,那三个老贼走的是小螺弯,去向虽同,道路不对,你可是想看后面跟来的那两人么?”说时,江明和阮菡并肩同行,不知不觉,习惯自然,已早赶往前面。小妹闻言听出阮莲疑心自己是恐李玉琪跟来,面上一红,想要回答,又觉不便,暗忖:我终身奉母,心志已定,是非久而自明,何必计较?不如放大方些。念头一转,从容笑答:“你料得不差,这两少年实在奇怪,跟在后面,偏不见面,是否熟人也不知道。如非李兄,还不去说他,要是他和童兄,这等行事岂不气人?将来见面,我非问他不可。”小妹不知自己早为对方至情感动,以为阮莲口舌伶俐,恐其误会,特意这等说法,表示自家并不像乃姊阮菡一样和玉琪有了情爱,哪知内中好些语病。说完,见阮莲微笑不答,猛一回忆,忽然醒悟,越发面红起来,正不知说什话好。

    阮莲忽然惊道:“我们果然料错。你看侧面来路山谷之中,不是有两人跟来了么?身材比李、童二兄要高得多,哪里是他们?如非此时看出不是他二人,人家好心好意,拼着自己性命不要,带病照看你一夜,次日早起,灵药发动,又是那么尽心,临行所说何等关切体贴,连错话也未说过一句,就是暗中跟来,也是因为姊姊年轻美貌,救你时又曾被他扶抱回去,恐你多心,不敢出面,全是一片好意,如何怪他不好?大姊平日对人何等温柔宽厚,对于此人怎如此情薄?听了叫人不平。要不是有这两人出现,生出误会岂不冤枉?”

    这时,小妹留神侧顾,下面二人虽是一高一矮,决非李、童二人,脚底颇快,刚看出内中一个已是中年,另一个头戴一顶竹笠,人已转弯,被山崖挡住,不见踪迹。一听阮莲话越露骨,自己蒙此人救命之恩,那样珍贵的活命灵药被自己无心吃下,他分毫不以为意。假使事情没有那么凑巧,毕、归二人当日未将另一灵药取来,岂不白送性命?就是钟情于我,他少年英俊,没有室家,向我求爱也是人之常情,何况始终庄谨,心意丝毫未露出来,还防自己多心,又知后有强敌,暗中跟来相助全是善意。至多人各有志,万一吐口,婉言相拒也就罢了,如何受恩未报,反倒怪他,难怪三妹不平。再一想到越是情分深的人也越不客气,自己无心之言却使旁人误会,又没法子分辩,越想越不好意思,只得改口答道:“我也不是忘恩负义,为了生平最喜光明,不愿背人行事。昨夜本疑李、童二兄跟来,觉着彼此至好,既然发现贼党追了下来,便应明言相告。我们本非世俗男女,和黑老弟一样一同行止,有何妨害?何必这样形迹诡秘,只在暗中尽力,连面都不肯见?不是他还好,如真是他跟来,贼党如此厉害,听百鸟老前辈说同行那人本领不高,他虽有伴,无异孤身一人,壶公和他师长又有前隙,一个不巧为贼所伤,我们还不知道。前日受他大恩未报,反累人家为我受害,将来知道,心岂能安?分明使人过意不去。想起有气,随便一说,三妹却当真了。”

    阮莲笑答:“我方才只是几句戏言,谁当真呢?大姊那样温柔情重的人,果真照你所说,不问情由随便怪人,李兄恐怕求之不得呢。实不相瞒,这人实在是个至诚君子。好在我们并非世俗儿女,又是骨肉之交,开口见肠,无话不谈,随便什话,你也不致见怪,否则我也不会出口。”小妹闻言又愧又急,阮莲偏是那么亲热天真,使人不忍发作,只得假装赌气,向前急走,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阮莲早已看出下面两人面貌不对,决非昨夜暗中相助的那少年。断定李、童二人跟来,人未露面,也许尾随三贼之后,道路不对。一心作成二人这段良姻,知道小妹只管外和内刚,立志奉母,终身不嫁,终是性情中人,可以感动,何况方才口气无形中自然流露,立时乘机进言,也不问小妹赌气真假,便将日前锦春坪前二女遇救经过,边走边说详细告知。小妹先听中毒倒地,阮莲已然力竭,万分危急之际玉琪忽然来救,捧抱自己神情,先颇愧愤,后听玉琪为人如何端正,用心如何周到恳切,不由听入了耳,虽未打消心中志愿,对于玉琪已不知不觉加了好些感念。

    阮莲更是聪明,见她面色转和,脚步也渐放慢,好似听出了神,越知有望,便适可而止,把话说完更不再提前事。小妹望见阮菡、江明已走出老远,前面想似无路,同坐山石之上相待,互相指点说笑,自然亲密;忙赶过去一看,原来前面崖高路险,已无下降之路,下面却有一条坡道,会合之后便同走下。路上一谈,竟把先前所见二人忘掉。再问江明、阮菡,也是途中说笑,观看山景,没有留意后面,连人也不曾发现。四人又是到了谷底,走出一段方始想起,始终不知那两人是何来历。素不相识,怎会暗中出力?虽觉百鸟山人所说口气,明是熟人,怎会认他不出?因见黑风顶已然在望,那两人始终不曾再见。

    再走不远便是葛孤所说山缝入口,果极隐秘,宽容一人,外面好些草树遮蔽,里面黑洞洞的,不是有人指点决寻不到。可是走入不远,路便渐渐展宽,夭光也从上面透下,危崖高矗,仰望青痕如带,人行如在夹壁深巷之中。走出两三里,一个转折,豁然开朗。原来谷口外面乃是反手向左折转的一条谷径。那谷形如一条弯曲的蝌蚪,黑风顶后峰一带便在蝌蚪的头部右侧,虽然山高谷深,森林蔽日,看去郁郁苍苍,十分黑暗;又是一条死谷,西面山形,森如锯齿,犬牙相错,参天排云,形势高险,从所少见,但那两边山崖到此已渐低下,越往左越低。地势虽然高一片低一片,形如一团团的云雾,但均平坦,石缝和有土之处,到处生满各色野花,在阳光之下临风摇曳,欣欣向荣,五色缤纷,十分好看。越往左转地势越宽,两面危崖也渐成了低坡,但是这类崖谷甚多,均由峰前不远分出,宛如一二十条龙蛇四下分出,前面均有高峰危崖环绕,黑风顶独在当中平地拔起,参天直上。细一查看,近峰一带山崖均有残缺侵蚀之痕,这才看出当地乃是千万年前一座火山,那些山谷均是火药溶液的出口,在全山中地势最低。同时,悟出那黑风旋沙乃是火山下面余留的地气,到时狂喷出来,并非真风。因山形奇特,好些地方歧径百出,形如螺旋,阻折回环。那大量地气聚成的风沙到了前面,被高崖挡住,受到地势和早晚天时的反应又激荡回来,是否重归旧穴虽不可知,看当地气候如此温和,所有林木青苍如染,决不会由此经过。全山不曾到过,不知是何光景。如在当地停留,连那子午黑风之险均可避开,更不致与贼党相遇。前途风景又是那么明丽雄伟,不由精神一振,互相夸好不已。

    走出三四里便到峰下,地势越低,现出大片盆地。那峰却是上下如削,其高刺天,仰望不能见顶,仿佛一根奇大无比的竹笋,被巨灵神斧由峰顶起斫成大小两片,小的一片不知去向,留下大半片矗立地上。小妹心想:这样高的危峰峭壁,今日天色如此晴明,近顶一带尚有云雾环绕,何况阴晦之日,休说是人,便是猿鸟也难飞援到顶,不知老人如何走法。照葛孤来信所说,峰后一带只任外人游玩,有事寻他,一个触怒便要吃苦,必须耐心静候等其自来,只得停了下来。因知壶公老人常在下面花林中散步种花,带种山粮,也许人在附近走动,互一商量,也不再歇息,各把衣履稍微整理,便往窥探。因地方宽大,到处繁花如锦,绿草成茵,空山无人,景绝幽静,惟恐急切问走不过来,把人分成两起,打算先把老人所种的几亩山田和平日游行之处寻到,便可有望。

    分手时节,阮菡忽然想起一路之上均和江明一起,几于形影不离,形迹上太已亲密,偶然想到另外两人,一个至交,一是同胞骨肉,虽然不会笑我,终有嫌疑,何况同胞孪生姊妹,自出娘胎从未分离过半日,忽然专和外人并肩同行,言笑无忌,把她放在一边,也觉不合,心生内愧。无奈江明老是跟在身旁,如同形影,他又少年老成,言行端谨,对于自己那样关心体贴,百依百顺,也实使人不忍相拒;便是自己近来也极喜他,有时说好彼此分开,或是四人一路,不要两人一起,不知怎的,到了路上,走不多远,稍不留意仍分成了两对;山径又是那么险峻厌小,多人同行势所不能,偶然四人一起,他也必凑在身旁,平日毫无不检之处,只爱和自己作伴,彼此至好,情如骨肉,即或不愿,也不便出口说他,再要稍微赌气,借故离开,或前或后,他必跟来,仿佛成了人的影子,拿他无法;大姊、三妹又似别有深意,表面一字不提,老是装着指点烟云花草,借故停留,落在后面;我二人偏不争气,稍一谈得高兴,便自忘形,等到警觉,双方已离开老远;想起大姊、三妹故意捉弄,实在气人,此时借口这里地势宽广,三妹又在提议分成两起,分明断定我们又是一路,偏不如她们所料!念头一转,立时笑道:“明弟,你和大姊一路,往左面花林中寻去;我和三妹往那面看上一看,再沿溪绕将过来与你会合。现在就走吧。”

    江明方要开口,阮菡知他心意,秀目微嗔,低声说道:“你老跟我做什,忘了你今日之来是为何事?叫你贪玩的么?”江明闻言,猛想起身世悲痛与平日的心志,宛如当头棒喝,周身冷汗,忙答:“姊姊说得极是。”转身走去。说时,小妹、阮莲已不等阮菡开口,先就结伴起身。见江明红着一张脸赶来,面有悲愤之容,均料受了阮菡的气。阮莲笑间:“我姊姊得罪你了么?”江明接口答道:“二姊对我极好,怎会怪我?再说骨肉之交谈不到得罪二字,我是想起心事难过。”忽听阮菡娇呼“三妹”阮莲回顾答道:“我和大姊还有话说。”底下还未说完,阮菡见三人一路,自己成了孤身,气道:“我一个人走也是一样!”阮莲见她赌气孤行,忙道:“我说完两句话就来都不许,如今姊姊不疼我了。”说罢朝着江明看了一眼,嫣然一笑,走去不提。

    江氏姊弟一路同行,因那地方太大,单是那片花林便有数十亩方圆,林中还有一条清溪,落花满地,悄无人声,花放水流,别有一种天趣。初次到达,不知壶公所种山田是在何处,急于寻到;江明因被阮菡提醒,既慎国破家亡之痛,同时想起这一路上不知怎的,老舍不得离开二姊,常把姊姊和三姊落在后面,虽然姊姊怜爱兄弟,不会讥笑嗔怪,照着那日锦春坪四人分成两起时的神情口气,好些可疑,越发面红心跳,心生内愧,低着个头,一言不发,只顾盘算心事,连风景也无心看。

    小妹不知阮菡和他说些什么,姊弟情长,想问,恐他不好意思,又觉二人情分素厚,形影不离已成习惯,忽然负气走开,惟恐兄弟年轻情热,话不留神;阮菡性刚,不似阮莲温婉,如其因此决裂,这样佳偶,哪里寻去?兄弟貌相又丑,照昨夜兄弟口风,难得有此知心爱侣,万一中变,岂不可惜?昨夜兄弟曾说报仇之后便要完成祖父在日志愿,把山中大片家财尽量分散苦人,打着救一个是一个的主意,只救一人,必使拿了钱去买些用具田亩,或工或农或是读书,看他才智能力,务令各安所业;不似寻常施舍,只使对方不劳而获,稍微度用,转眼就光,并无大用,反倒养成依赖性情。再将所得取其十分之一,积少成多。自己虽算主人,只是领头筹计,专以救人为务,所得之财,并不以为己有,专作每年推广助人成业之用。再将山中肥田多招苦人,平均分配,除设公仓,防备荒年而外,每年盈余所得,再往别处开垦。似这样推广下去,年有增加,四五年内,故乡一带千百里内自然均成沃壤,其余各省各地山野之中,也可多出无数肥田和许多工商之业。假如机缘凑巧,外人闻风兴起,人数土地自然越来越多。自己平日所结合的许多同道,除领头力作而外,一样躬耕,和大众同一生活,表面也不露出丝毫形迹。乘着清廷天下初定,正想用假面具收拾人心之际,这样提倡开垦,使大众苦人安居乐业,自然不会作梗;而自己这班领头的人,又无车马宫室之奉、声色犬马之好,更不会引起当道忌恨。等到西南诸省开发出来,再由东南而达中原。它那假面具未揭破前,这大片和平雄厚的强大潜力也轻不使用,使大河以北人民望风倾羡,先有对比,再如水银泻地,慢慢引伸过去。暴君不出,人民能够相安,暂且由它;只要暴君一出,官贪吏酷,又向人民压榨,便揭竿而起,立似极大的地雷突然爆发,无论清廷多么兵强将勇,决敌不过这样全国一心的广土众民。由此便把这几千年来,不问贤愚好坏是人是鬼,均由子孙世袭,只知一家享受,把广土众民视为私人财产,生杀由心,随便搜刮危害、压迫奴役,还认为是天经地义,稍不合意便加惨杀,还不许人说一句话、喘一口气的帝王专政,全数去掉,永除大害。一切当政的人均由民选,数年一任,各顺民情风土习俗,分省而治。中央虽主大权,因是官由民选,各省人民均有参与,政由众议,不是一人之私所能左右福祸,只管令出必行,均经这班人民所选贤能之士苦心研讨,无一轻发。即或限于境地风俗,人民习于苟安,不愿更张,自来改革兴建之始,有所喜必有所恶,得乎此常失于彼,开头难免有人不便,甚或增加劳苦,引起损失,但是前途光明,福利在后,只要法良意美,终于苦者转乐,乐者更乐。地方执政的人再要奉行得法,善于劝导,先使人民生出希望,跟着又有成效,并不消多,只有一两件事得到收获,以后无论是何政令,不问利之大小远近和眼前有多困苦艰难,人民均知国家为他们造福,暂时困苦艰难并不相干,将来好处不知要大出多少倍,自然劳而无怨,踊跃争先,只求子孙万世之利,不再计较目前劳苦损失了。照此下去,全国人民都成了一样,不会再有贫富尊卑之分,以及大鱼吃小鱼,小鱼再吃小虫的现象,国家一天比一天富强,人民也一天比一天舒服,苦乐劳逸和贫富无不相均了。就因所业与智能高低之不同,难免还有一点差异,但这类人大多有功于民,各以本身之力取得自然收获,无一非义之财,因其功在国家,为人民造了许多福利,受到举国人民敬爱,便是所得稍多或是受到国家优遇厚酬也是应该。并且这时人民全臻安乐之境,年有盈积,劳作之余,想得一点好的享受也全办得到,算起来不过名望较大,别的仍和众人一样生活,并无过分高低之差,有什相干?因无私自操纵,一意孤行的人,举国一心,同登乐土,自然家给民富,各安所业。大家一样,更无妒忌羡慕,也无争斗抢夺,人民都知守法,以自私自利为耻,久而六合一家,世界大同,连外邦远土也闻风感化。凡是人类都相亲相爱,同力合作,从此永远和平安乐,哪里还有凶杀争斗之事等语。说时,阮莲笑他欲望太大,说来容易,真要做去,真比登天还难。阮菡在旁,便不以妹子之言为然,说移山填海,有志终成,前古人民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本极安乐自由。自从有了帝王,人民方始落入苦境,几个有野心的凶人只顾富贵享受,自私自利,好容易兵连祸结,把亿万人的天下霸占成了私产,便一意孤行,为所欲为,并还创出许多不近人情的愚民之谈,不是皇恩浩荡,世受国恩,应当如何尽忠报主,为他奴隶,便是君命臣死,臣不敢不死,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,任凭宰割残害,哪怕灭门九族,也不应该出一句怨言。最可笑是临死还要谢恩,做鬼也要为他出力,想出许多花样,不能自圆其说,偏是大言不惭。请想一个人生在世上,不问士农工商或是做官,哪一个不是以本身志能劳力取得所获?如说食人之禄,无论何种行业,均有主从。皇帝等于一个大地主和一家大商店,不过他把广土众民霸占以为己有,仗着极大暴力压迫人民,不许再有第二家存留,由他独吞而已。做了伙计的人本是合则留,不合则去;臣子好坏贤愚姑置不论,便在他那十载寒窗一举成名,再凭资历磨到老死,使千万才智之士消磨志气,受他牢笼而不自知之,也无法摆脱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