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顶点小说网 www.dingdianbook.com,彼岸之夏雪满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国推行。

    卫鞅在秦国施行的变法主要有两大方面:一个是政治制度改革,一个是经济制度改革。这里咱们同学们听不懂没关系,长大了你们再读卫鞅变法会懂的。

    政治体制上,第一点,卫鞅下令把秦国一些小的村、邑合并起来变成郡县(相当于现在的省),县令(省长)由国君直接任命。这件事看起来不起眼,但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施行的郡县制就是根据这个来的。第二点,施行官僚制,周朝施行的是世袭制,就是说官位是可以世袭的,老子当的官、受的俸禄、领地死后可以传给儿子,儿子死后可以传给孙子,世代相传。世袭制有什么弊端呢?大家想想世袭制,这样的制度它决定了当官的总是那些人,而没有当官的永远当不了官,这样的一个政权、国家领导层里就无法不断地往里输入精英和优秀分子。一个没有优秀分子不断输入的政权是缺乏生命力的。官僚制呢,是国君任命,任人唯贤,你有才能我才任命你做官。还有一个是军功爵制,按照军功来封你的官爵。那么什么是军功呢?卫鞅制定了一个简便的方法,敌人的首级。什么意思呢?在战场上杀一个人进一个爵位。老百姓一听炸开了锅,我只要在战场上杀一个人就可以当官,杀一个进一爵,杀两个进两爵,所以从这时候开始秦军几乎所向披靡,六国称之为“虎狼之师”。

    大家可以想象一下,当时秦军上战场的时候看到对面的敌人都不是人,在他们眼里都是军功,各国看到的秦军一个个凶神恶煞,身上都挂着人头,都吓破了胆。

    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,历史上的战争从压制性的争霸战转变为歼灭性的兼并战。解释一下:那时候的战争

    经济上卫鞅主要施行两个法:废除井田制、奖励耕织富国。这个简单了解就行。由于卫鞅的一系列变法,秦国马上国富民强起来,秦孝公也履行了他的诺言,给卫鞅封了一块地叫商地,所以卫鞅也成为“商君”、“商鞅”。

    商鞅变法,老百姓十分开心,因为商鞅主张法律公正公平,哪怕是王子犯法,也要与庶民同罪,要受到惩罚。变法的第二年,秦孝公的太子(嬴驷)触犯了法律,依照法律要处置太子,那太子可是未来要当国王的,怎么能处置呢?商鞅说太子有老师,太子不能罚,罚老师,一个脸上刺字挖掉鼻子、一个挖掉膝盖,刑罚非常严厉。

    因为这件事,商鞅得罪了太子,太子对卫鞅怀恨在心。秦孝公死了之后,太子继承了王位。太子几乎是一继位就马上处死了商鞅。

    (二十五分钟)

    所以在秦孝公和商鞅的努力下,秦国迅速掘起。孝公去世,商鞅惨死,但是他们留下的法制却已经烙印在每个秦人的心里。这是的继位的新君史称“秦惠文王”,注意以前那些人都叫“公”,从他开始,叫“王”,为什么呢?因为此时的秦国已经成为了战国时代一等一的大国,各国都非常害怕、人人自危。

    有人说商鞅改革使得秦国走上富强之路,秦惠文王却处死了他,所以秦惠文王是个暴君。

    秦惠文王处死了商鞅这件事对还是不对?应该不应该?我们这里不讨论,留给各位同学思考。

    但是历史上秦惠文王并非暴君,他十九岁登基称王,北扫义渠,西平巴蜀,东出函谷,南下商於,为秦统一中国打下最坚实的基础。

    秦惠文王一方面铲除异己,处死了商鞅之后,以商鞅造反查无实证,公子虔和公孙贾纯属陷害为由,顺手除掉了二人及其大量党羽。一方面慧眼识珠、任贤用能、大批能臣造就了秦国在惠文王时代的辉煌,也反映了秦惠文王手腕的狠辣,也反映了他的识人驭人的本领。

    如公孙衍、张仪、魏章、司马错等一批魏国的人才良将都为他所用,绝对不会彪炳史册的。在此期间著名的合纵家和连横家相互角力,解释“合纵”与“连横”。(图)

    最终是以张仪为首的合纵家胜出了,秦朝后来才有可能将六国逐个击破。这是后来的事了。

    秦惠文王死后传位给秦武王(赢荡),他身高体壮,最大的爱好是是举重。他不仅爱举重,还让一批爱举重的大力士做了大官。秦武王四年(前307年),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重,举一个大鼎叫“龙文赤鼎”,结果大鼎脱手,把大腿骨砸断,到了晚上,流血过多气绝而亡,死的时候才二十三岁。所以举重有风险,比赛需谨慎。史上最大的体育比赛事故,国王参加比赛一不小心可能把小命都搭了进去。

    秦武王在位三年,也办了一些事,由于他重武好战,在位期间南征北战,平定了蜀乱,设丞相,拔宜阳,置三川,更修田律,修改封疆,疏通河道,筑堤修桥。

    武王死后,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叫嬴则继承了王位,史称“秦昭襄王”,

    早年在燕国做人质,武王意外身亡才被赵武灵王送回秦国,当上国君。

    秦昭襄王才是真正的一代奸雄,以奸雄之姿态拓天下,而使六国节节败退。他是个真正的继承了秦穆公的雄心、秦惠文王的手腕和本领,更继承了秦武王的重武好战。而且他还特别长寿,在位五十六年,是秦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,死的时候七十五岁(也是十九岁登基)。可以这么说真正打败六国的是秦昭襄王,后来秦始皇只是巩固了他曾祖父的霸业。

    说说秦昭襄王在位期间都做了些什么。

    他在位不久就有公子叛乱,诸多大臣、诸侯、公子被诛杀。

    他的母亲芈八子(宣太后,谁看过《芈月传》?)是楚国人,秦国在昭襄王第六年、第八年这两年都讨伐楚过,更在第十年以诈术劫持楚怀王,使楚怀王最终客死异国。屈原就在这个时期投河自尽的。

    秦昭襄王的第一大将叫白起,史上第一战神、也是第一杀神。

    战神白起(图)

    秦昭襄王第十四年,白起攻韩国魏国斩首二十四万;第四十三年,攻韩国,斩首五万;四十七年,世上著名的“长平之战”,白起尽杀赵国四十万人。什么概念?四十万,当时一个国家才多少人。强大的赵国经过这次战争从此一蹶不振(课本上的将相和就是此时的赵国的官)。

    白起指挥的战役,上面列举的只是大的战役,他平生大小70余战,没有败绩。一代战神最后被昭襄王一纸圣旨赐死了。

    第四十一年的时候,秦昭襄王他听宰相范雎的谏言夺了宣太后、魏冉等人的权。

    第五十一年的时候,秦昭襄王攻打西周,把当时的周王姬延捉到秦国,虽然后来又放了他,不过他第二年就死了,这一年也就是秦昭襄王第五十二年,周王死了,代表帝权的九个大鼎入秦,周朝宣告灭亡。也就是说传承了八百年的周朝是在秦昭襄王手里灭亡的。

    可以说,秦昭襄王在位只是几乎无年不征战,极尽杀戮,秦国的暴政也是从这时开始的。当然,正反两方面看问题,也是唯有如此才使得中国最终得到了统一。

    (三十分钟)

    最后一个我们要讲的秦朝国君就是:秦!始!皇!

    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,有了他才有了统一的中国。后人给他的历史定位是“千古一帝”!

    在讲秦始皇之前我看提一提他的爷爷和爸爸,他爷爷史称秦孝文王,在位仅仅三天(注意不是三年,而是三天),秦孝文王在秦历史在位时间最长,而他,刚好相反,在位时间最短。

    秦孝文王由于死得太快,简直是迅雷不及掩耳!还没有立太子,所以一时间朝野就乱了。也让一个人有了可乘之机,这个人是谁呢?

    他叫吕不韦。吕不韦是卫国(与商鞅同国籍)著名的商人,非常有钱。当时秦始皇的父亲(名叫子楚)作为人质居住于赵国都城邯郸,秦始皇也是出生在这个地方,他幼年的时候在受尽了赵国人屈辱。

    吕不韦作为一个商人来到赵国,他想进行一场豪赌,他给赵国的看守重金贿赂,把子楚和嬴政赎了出来,并且成功地让子楚当上了国君,史称“秦庄襄王”。

    秦庄襄王在位之时大多在贪图享乐、宠你后妃,大权在吕不韦的手里。只在位三年就驾崩了。

    终于,嬴政上台了,他十三岁当上国君,拜吕不韦为国相,河南洛阳封地十万户。吕不韦这个人如果你们觉得他仅仅是一个商人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他写了一部书叫《吕氏春秋》,写成的那一天悬挂在国门上,声称能改动一个字的,赏千金。

    一字千金(图)

    《吕氏春秋》这部书是很伟大的,但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。

    话说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,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。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,书同文,车同轨,统一度量衡。对外北击匈奴,南征百越,修筑万里长城,修筑灵渠,沟通水系。

    他的功绩可以用伟大的形容。但是我们说秦朝从昭襄王开始就行使暴政,到秦始皇也是这样,他施行苛重的赋税,又推行“严刑峻法”的法令,后代许多酷刑基本是从秦朝开始。万里长城、秦驰道、灵渠、阿房宫及秦始皇陵等的规模均极为庞大,劳动举国的人口兴修,百姓死伤无数。

    而且,秦始皇三十四年,发生了一件事,使得秦始皇秦始皇背上了千古的骂名,这就是古今中外的“焚书坑儒”。(图)

    秦始皇敏锐的发现,国家的统一关键在于文化的统一、思想的统一、在于民族的融合,他手段残暴,但是他成功了。到如今我们整个中华民族还凝聚在一面旗帜之下,跟秦始皇的残暴手段不是没有关系的。

    焚书坑儒这件事,让秦始皇背了一世的骂名,实际上并不是因为秦始皇烧了多少书,杀了多少人,而是在于他得罪了一群不应该得罪的人,读书人!

    你们可能不知道,中国的历史是武将打拼下来的,却是读书人谱写的,读书人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很高。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典故囊萤映雪、悬梁刺股等等典故都是鼓励大家读书的,为什么要读书呢?读书可以改变命运。所以同学们,你们都可以落下,唯独读书不能落,一定得坚持。

    稍微扯得有点远了,秦始皇由于杀了一群读书人,不仅背了千古的骂名,还导致后来他建立起来的帝国迅速崩塌。(未完待续)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