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顶点小说网 www.dingdianbook.com,永乐小郎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一天下来,流言愈演愈烈。

    哪怕大雪纷飞,一群好事的老婆婆仍然聚在一个火炉前,绘声绘色的演绎着杨家小姐和李家小子的私会一事,仿佛亲眼见过一般。

    “听说本来是杨大人和那李小子在聊天,杨家小姐出了个主意,让丫鬟和小厮苟合,把杨大人骗去后宅,然后自己偷偷跑去见李小子。见那李小子长得英俊,就在书房......”

    一个故事传来传去,基本快没了当初的模样。若是再这样下去,估计小抄本就出来了。

    对此,李旭只能感叹,这个时代娱乐太匮乏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,李旭依旧是卯时起床,洗漱穿衣。门口张氏看见李旭要出门,张张嘴准备说些什么,李旭笑了笑,又看看一旁的赵一铭,赵一铭神情凝重,冲李旭微微点头。李旭这才转身上马,向皇宫走去。

    一路上,李旭经受了众人的斜视和窃窃私语,就连带路的钱公公,今日也是一语不发。直到进入怡庆宫,周围的目光才稍微少了些。

    朱瞻基早就在等他了,两人行礼后,朱瞻基便一脸坏笑的凑上来准备说些什么,李旭直接用手挡了一下,苦笑着说:“你也知道了?”

    朱瞻基点点头,双眼放光,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。李旭摇摇头说道:“公道自在人心,你等着吧,会有结果的。”

    杨士奇坐着马车来到皇宫的左掖门,一个仆人将杨士奇搀扶下来,还没站稳,就听见身后传来声音:“哟,杨大人今日居然来了?”杨士奇转头一看,原来是礼部尚书李志刚。

    杨士奇行了一礼,笑了笑没说话,转身走进宫门,准备上朝。

    今日朝议,主要是讨论北方的雪灾,以及交趾使节入京的事情。一众文武大臣讨论了快一个时辰,两边的事情方才定下。北方雪灾由户部和工部主持赈灾。至于交趾使节,礼部派个侍郎去交待一声也就行了。

    一旁的太监正准备高喊退朝,却看见上任不久的都察院左御史汪元桢走出班列,一下子噎得差点翻白眼。朝堂下的议论也渐渐停下来。

    “微臣有事启奏。”汪元桢走到中间,揖手行礼道。

    “讲。”朱棣不露声色,只是两颊的肌肉在微微抖动,可惜下面的大臣没法看得仔细。

    “微臣参前军左都督李增枝之子李旭。”汪元桢身形有些佝偻,只是说出的话倒是铿锵有力:“李旭在外大放厥词,毁人清誉,行为不端,其才其德,当不起皇长孙伴读。请皇上明察。”

    一时间,原本安静的朝堂又有些喧闹,却是那些不知内情的官员在向身边的人请教。知晓内情的人则偷偷把那些流言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朱棣挑了挑眉毛,没有直接表态:“杨士奇。”

    一直稳如泰山的杨士奇走出班列,站在汪元桢前面,向皇上行了一礼,却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朱棣的语气稍稍带了点怒气:“昨日金陵的传闻,朕都听到了。给你个机会,帮李家小子和你女儿辩解。”

    “臣无言可辨。”杨士奇淡淡的回答。两边的人骚动起来,若是流言,一般这个时候都会急着解释。这杨士奇居然不辨,莫非那些传言是真?

    朱棣也好奇的问:“你女儿和李小子还真有了私情?”杨士奇在下面摇摇头,说道:“自皇上为小女和李家小子赐婚,李家到现在连问名都还没开始,李旭来微臣府上也只有几次,两人又怎么可能见面,如此空穴来风,臣不知如何辩解。”

    朱棣点点头,说道:“风言风语,太过荒唐。”转头又对汪元桢说:“市井传言,当不得真,此事作罢。”

    没想到汪元桢继续开口说道:“皇上,此桩亲事乃皇上亲口赐婚,可现已传遍金陵上下,若皇上不对李旭进行处置,只怕有损皇上威严。”

    朱棣陷入沉思,一边的杨士奇开口了:“皇上,臣请皇上免了这婚事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朝堂之上更是议论纷纷,竟有些混乱了。明明皇上已经将此事定为风言风语,此时应该竭力维护这门亲事,为李旭说好话,挽回杨家的声誉才是。可杨士奇竟然开口求免婚,若皇上同意了,流言自然会被不知内情的金陵百姓误以为是真事,这样一来,李旭的名声毁了,杨家小姐乃至杨家的名声也毁了。一时间,所有人都不明白杨士奇的意思。

    朱棣也不明白,只是知道杨士奇肯定还有下文,于是没有急着表态,而是在龙椅上静静的等着。

    杨士奇下跪道:“昨日李旭听闻流言后,曾快马赶至微臣府上请罪。微臣曾劝慰过,说皇上明察秋毫,定不会相信此事。可是李旭说此事闹得太大,又是针对皇上赐婚,哪怕皇上相信他和小女,世上那些百姓不会信。若是皇上没有惩罚,只怕天下不服,有损天家威严。之后在微臣书房写下一首离诗,恭恭敬敬给微臣磕了三个头,就此离开。”

    “那离诗现在在何处?”

    杨士奇从衣袖内将一张纸拿出来,一边的太监下去捧起宣纸交给皇上,皇上看了半晌,脸色阴晴不定。然后将诗交给太监:“念。”

    “腊梅落厢顶,红泥添酒晕。得闻风再起,空穴何处寻?清白无人赏,冰心落尘泥。但求相思燕,不复一人行。”

    “好诗,好诗,当浮一大白。”却见一旁的翰林院编修赵士元站了出来。此人为新科状元,他说是好诗,没几个人好意思反驳。只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