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顶点小说网 www.dingdianbook.com,鹿鼎任我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,小玄子,你的武功到底是谁教的?”康熙道:“我可不能跟你说。你问来干什么?”韦仁道:“鳌拜这家伙自以为武功了得,对你磨拳擦掌的,倒像想要打人。我想你师父武功很高,咱们请你师父来对付他。”康熙微微一笑,摇头道:“不成的,我师父怎能做这种事?”韦仁道:“可惜我师父海老公瞎了眼睛,否则请他来打鳌拜,多半也赢得了他。啊,有了,要不咱们组织十几、二十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少年,由我们教他们的武功。到时将鳌拜那厮诓到一个僻静之处,大伙儿一起动手。我想,就是鳌拜虽说是满洲第一勇士,他再有本事,俗话说得好:‘好汉难敌四手’咱们也未必会输给他。”康熙大喜。叫道:“妙极,妙极!不过皇帝跟大臣打架,那太也不成话了。”韦仁道:“那就让小桂子待你教训教训他!”

    “好!计策不错!”康熙点了点头,眼中露出喜悦之情,不由得有些意动。望着康熙沉思的神情,韦仁没有去打搅,他只是对刚才在上书房发生的事情有些后怕。韦仁前世时不要也南方一所有名高校的历史系高材生,他对大清朝顺康年间的历史是滚瓜烂熟,对于鳌拜其人了解颇深。

    鳌拜,姓瓜尔佳氏,出生于一个武将世家。伯父费英东在明万历十六年(1588)随其父索尔果投奔努尔哈赤,历任固山额真、“众额真”,天命建后金国前,位列五大臣之一。鳌拜之父伟齐,系费英东第九弟,而鳌拜又是伟齐的第三子。鳌拜的二哥卓布泰、四弟巴哈、六弟穆里玛以及叔伯兄弟图赖(费英东之子),都是清初军功卓著的战将,在对明和对农民军的战争中效力甚多。在努尔哈赤统治时期,鳌拜尚未崭露头角。鳌拜的名字在官修《清实录》中首次出现,是在皇太极天聪六年(1632),鳌拜等人“自明界捉生还。获蒙古人五、汉人三十、牲畜三十二。上命即以所获赏之”。到天聪八年(1634)二月,鳌拜已成为“管护军大臣”,具体职衔是护军参领,即皇太极所领镶黄旗的巴牙喇甲喇章京,所以崇德元年(1636)皇太极征朝鲜时,称鳌拜为“内直甲喇章京”。在崇德初年皇太极第二次征朝鲜的战争中,鳌拜在攻打皮岛的战役中显示出他勇猛无畏的性格。当时先头部队攻打失利,皇太极派阿济格前去增援。渡海之前,鳌拜向阿济格表示:“我等若不得此岛,必不来见王面!”于是他大呼奋力而上,“冒矢石直前搏战”,然后举火为号,引来后续部队,攻下了皮岛。皇太极对鳌拜的表现十分高兴,提升他为三等梅勒章京,赐号“巴图鲁”,加世袭六次,准再袭十二次。

    清军入关前,鳌拜因军功升为护军统领,即巴牙喇纛章京,实际相当于都统,即固山额真之职,成为八旗将领中具有较高地位的人物。入关后,鳌拜一跃而成为一等昂邦章京。入关前后的鳌拜,战功赫赫,升迁频频,似乎一帆风顺。但是,这次鳌拜镇压农民军却不但没有获得升官的机会,反而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被借口“停其赏赉”,还险些丢掉了性命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,他作为两黄旗的中坚力量,在满洲贵族的内部争斗之中,采取了反对与之抗衡的白旗势力的立场,这就必然遭到当时身为摄政王的多尔衮的打击。

    1643年,皇太极突然死去,由谁来继承皇位便成为满洲贵族面临的头等大事。在这场斗争中,鳌拜身为镶黄旗贵族、皇帝的护军头目,是坚决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继承皇位的。而另一皇位继承者的强有力对手则是两白旗系统的、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。当时的形势确有剑拔弩张、一触即发之势。多尔衮是一个素有大志而文武双全的人,在这样的关键时刻,他退而充当辅政王,扶持皇太极的幼子福临登基。暂时化解了由于皇位之争,削弱整个清国家的力量,影响入统中原的基业的危机。

    1644年清兵入关,打败了李自成永昌政权,占据了北京,进而统一全国。清朝迁都北京后,鳌拜与谭泰、图赖、锡翰、巩阿岱、索尼等两黄旗贵族依然在暗地里与多尔衮等作对,而多尔衮也一再打击和压制他们。先后将皇太极长子豪格囚死于狱中,将同为摄政王的济尔哈朗降为郡王,将鳌拜以同盟拥立豪格,与郑王同谋,以及为豪格鸣冤叫屈等四大罪,落得个“免死赎身”的下场。直到顺治七年,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病死,顺治皇帝亲政。鳌拜重新启用,作为内大臣之一,常在顺治帝左右,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,日益权重。

    顺治十八年,大清顺治帝福临病死于养心殿。其子玄烨即位,当时仅有七岁。顺治帝遗诏云:“特命内大臣索尼、苏克萨哈、遏必隆、鳌拜为辅臣。伊等皆勋旧重臣,朕以腹心寄托,其勉矢忠荩,保翊冲主,佐理政务”尽管鳌拜在四辅臣中名列最后,在四位辅臣中间,索尼能文能武,顺治年间总管内务府,是四朝元老,地位很高;苏克萨哈和遏必隆在皇太极晚年才初露头角,能力有限。鳌拜虽然名列最末,但实际地位却与索尼不相上下。输政初期,“索尼老病,鳌拜多专政,与苏克萨哈不相能,遏必隆不能自异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鳌拜的作用绝不像他的辅臣次序一样是最微小的,恰好相反,而是日益增大。从另一个角度说,这四位辅臣都是上三旗的大臣,他们除了旗与旗之间的内部争斗之外,在辅政期间实行的政策基本上是一致的,也就是说,鳌拜的主张基本上也同样代表着其他辅臣的意见。这样,从顺治十八年到康熙八年五月的辅政时期的历史,实际也就是鳌拜辅政的历史。康熙五年(1666)鳌拜利用圈换土地沉重打击了以正白旗为首的反对势力,他的势力急剧增长。康熙六年六月,索尼病死。苏克萨哈由于鳌拜的威胁而请求退出政界,“往守先皇帝陵寝”,也就是今日这事,被鳌拜定为不满康熙帝亲政的大罪,处死籍没。这样,康熙初的四辅臣中就只剩下一个唯唯诺诺的遏必隆,鳌拜的势力就在康熙六年到八年五月他被逮前达到了顶峰。从他个人来说,他被授一等公,并加太师(有清一代大臣加太师者,唯鳌拜与遏必隆而已);其子那摩佛承袭了二等公,并加授太子少师;其侄讷尔都尚公主,封为和硕额驸。就其集团成员而言,如班布尔善为大学士,济世为工部尚书,马迩赛为户部尚书等,基本上把持了朝政。“一切政事先于私家议定,然后施行,又将部院启奏官员带往私门商酌”,甚至“红本已发科抄,辅政大臣鳌拜取回改批”。正如法国传教士白晋所记,“在他(指康熙帝)十五、六岁时,四位摄政王中最有势力的宰相,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,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,因此,任何人都没有勇气对他提出疑议”。

    对于这样一个强权人物,韦仁刚才的所作所为必然是胆大包天至极,是赌生死的人生豪赌,怎么不让人后怕!不过好过这次,万幸是韦仁赌赢了!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