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顶点小说网 www.dingdianbook.com,老关家的六零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一入冬, 明子娘就住院了,这一次, 住了两个月,二姐好不容易不用再帮着明子哄孩子能轻松点儿了, 又要到医院陪护。

    看孩子和看护病人还不一样,孩子是一天比一天长大,一天比一天出息,病人,特别是重症的病人,越看心里越难受。

    明子娘是在医大住的院,大夫很明确的告诉明子几个, 就是花钱买时间。可能是一年可能是两年, 也可能一个月两个月,看病人自己的意志力,也看家属看护得好不好。

    有人说,只有在生命面前, 才是真正的人人平等的, 不管你有多少钱,有多么大的权势,谁也抵不过生死。

    其实,也不一样。至少,现在还能花钱买时间,还有钱可以买时间。

    那就好。

    玲子姐每天在家里做好了饭,明子拿到医院去, 为了送饭方便,全家都搬到了老房子住,那里就在市中心,离哪儿都近。明子一天三顿的送饭。再没有时间回县城去照看生意。砖厂冬天停工了,只留下两个看更看着厂子就行了,大哥时不时的过去看看,给两人带点儿吃的用的。别的人都回家了。

    年初招的几个大学生都已经正式入职了,强子和小川冬天没事儿了,就到运输公司帮忙,他俩体格好,跟着车跑了几回长途,到南方去运水果输菜。原来工地上的两个都到了饭店里帮忙,能干什么就干点儿什么。

    工地冬天也是干不了活儿的。

    房子主体已经封顶了,只剩下门窗玻璃还有水暖等内部的细节,明年开春儿用不上一个月也就完工了。

    楼已经全部卖出去了。900块钱一平米,比同期的其它房子高出去200多,还是很快就卖完了。住户也算是非富即贵了。光是卖房子的钱,就净赚了几十万。

    小文哥承诺了明年五一交钥匙的,开春儿肯定很忙碌。

    连几个姐姐没事儿的时候都开始逛街看东西看家具啥的,开始为装修做准备了。

    明子几乎第一年都在装修房子,够够的了,根本不去想那些事儿,到时候直接扔给装修公司就完事儿了。

    顾向北只要是回家,不管多晚,都会先到医院去看明子娘一眼再回家。如果去的早明子娘还没睡,保准给明子娘洗完脚再走。同病房的人听顾向北叫娘,都把这个儿子是夸了又夸。等知道跟每天按三餐送饭的明子是一家的,是姑爷不是儿子的时候,就更是羡慕,直夸明子娘有福气。有年轻的家属,还说,他们一家子都长得跟电影演员那么好看。

    这个是真的赶巧了,正好护理的是二姐和明子,再加上一个顾向北。他们才这么说,要是小文哥一来,保准不会有人再那么多了。小文哥现在不光是皮肤黑了,头发也开始掉了,有一句话叫地方支援中央,说的就是那种发型的。还没到三十岁呢,头发少了一半了。

    一个多月之后,主治大夫找到明子,“现在国外出了一种新药,在防止肝腹水方面还是比较有效的,但就是价格太贵,一片就要一百二十块钱,一天就要吃一片。你看你要不要考虑一下?”

    “是什么药啊?”明子没有说用还是不用,谁知道是真有新药了,还是别的原因啊,得先打听打听再说。

    大夫说了个药名,明子记下了,说回去跟家里商量一下,看用还是不用。

    出了医院,明子就发动人脉,开始咨询。问了几天,反馈回来的结果跟大夫说的差不多,药是好药,也确实是有效,就是太贵了,吃不起。

    有效就行,别人家吃不起,他们家还能吃不起嘛。明子觉得,如果连一个月四千块钱的药钱都拿不出来了,别说大哥和小文哥会不会郁闷死,就是她,都得找块豆腐撞死去,穿越一回,一个月四千块钱弄不来,那就太讽刺了。

    这些年,多的没有,几百万总有的,虽然是大部分都压在房子和公司里了,谁手上还能没有点儿流动资金啊?有五万块钱就够明子娘吃一年的药了。

    “大夫,我们家属研究过了,那药我们买。您先给开一个月的,以后我按月过来找你拿药,您看这样行吗?”明子在大夫巡房之后就去找大夫了。

    “哎呀,小姑娘啊,你当我这儿是批发市场呢?要多少有多少?那药那么贵,我也是从医学杂志上看到的,不瞒你说,我们医院都没有。我是看你们家几个孩子确实有孝心,你母亲的病要不是照顾得好,人早没了,再一个,也是看你们家家庭条件不错,我才告诉你有这个药。你当我是卖药的呢?”大夫被明子的“大手笔”给逗笑了都,一开口要一个月的,这年头儿,他们大夫一个月才挣几百块钱呀,张嘴就几千几千的?吓唬谁呢?

    “不好意思,不好意思。大夫,我这不是着急嘛。我以为咱们医院就能有那药呢,真没想到是您特别帮助留意的,太感谢您了。那您说我得怎么办啊?去哪里买药呢?”明子赶紧给人家大夫道歉,她每回一到医院,总是惯性思维的就把医护人员往后世的医院上套。有点儿太超前了。这时候的大夫,还是很有医德的。当然,后世也不是所有的大夫都没有医德,只是她去的医院太少,没遇到罢了。

    “国内现在也就京城的大医院里有。我可以帮你申请一下,但是可能需要一点时间。如果你着急的话,可以先去京城的医院想想办法,特别是部分的医院,可以试一试。我这里申请到了之后,再通知你。”大夫还是很有耐心的。

    “好的好的好的,谢谢大夫。”人家能做到这个份上,就很不错了。

    明子晚上回家就跟顾向北说了这个事情,顾向北就开始联系人,他之前毕竟在警卫团工作过,老战友啥的还是很有力度的。不过两个小时,京城里就给他回过信儿来,药没问题。但是量不多,一个月最多能开出来二十片。也没提钱的事儿。

    这就不错了,再从别的地方想办法呗。明子第二天一大早就把钱给汇过去了,这么多钱呢,不能让人家搭上啊。

    两天之后,药就邮到了,顾长官还是很给力的。那之后,明子娘就开始每天一片药,明子跟她说,那药十块钱一片,是拖了好多人才买到的,医院都没有卖的。明子娘这个心疼啊,一个劲儿说,她吃一个月的药够她大儿子挣一个月的了。明子和二姐相视而笑,心里想着,要是您大儿子这些年光靠着那点儿工资养家活口,一大家子人,早饿死了。

    之所以没说一块钱一片,明子是怕老太太跟别人推荐啊,同个病房的,或是亲戚啥的要是问起来,她再送人几片儿咋整?不光是钱的事儿,关键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啊。或是跟别人推荐,人家一问买不到,那不得露馅啊。

    说十块钱一片儿,还说了特别不好买,老太太肯定不会送人,也不会轻易跟别人推荐的。一个月三百块钱是不少,但是家里情况老太太心里有数,还不到供不起她吃药的程度,心疼也是有限的。

    明子买药的事儿也没跟兄姐们商量,有啥好商量的,四个姐姐家条件都一般,不可能让她们拿钱,两个哥哥肯定也不会说因为药贵就不给老娘治病,肯定会同意买,那还有啥商量的。谁拿钱不是拿。都是自己个儿亲娘。

    半个月之后,医院这边儿的药也到了,不光是明子家一份要买的,不差钱的人多了。那药也还是紧张,明子好说歹说,开出来二十片。下个月能开出来多少还不一定。这以后每个月还得抢药?

    拿着钱花不出去的感觉,简直了。

    两个月之后,明子娘出院回家。

    多少年了,都是这样,明子娘住院,出院。回到家就开始准备过年了。

    爷爷过了年就八十三了,身体一点儿毛病没有,就有一样儿,耳背,说话声音小一点儿就听不到了,所以,跟他说话就得大声喊,不知道的,还以为他们家对老人不好呢。

    三个老人,就明子爹,是啥毛病都没有。牙不好,镶了满口牙,但也不影响什么。每天接送几个孩子上学放学的,风雨不误。在家的时候,就是每天看着点儿,给明子娘打水,拿药。每天早上还都要把鸡蛋水给冲好了。再就是听指挥了,明子娘让干什么干什么。

    运输公司今年效益特别的好,尤其是入冬这几个月,每十天跑一趟南方,一个月三趟,一半水果一半蔬菜,每次回来都被小商贩们抢购一空。到腊月二十八最后一趟回来。足足挣了几十万。

    关有庄开业半年多,纯利润也就两万块钱。这个饭店,最大的好处,不是挣了多少钱,而是隐性的那些人脉和信息,多少钱都买不来。

    小文哥现在是志得意满。一年小两百万的收入,就是拿到省城里去,也能排得上号了。除了孩子有点儿小毛病,老人身体不太好之外,他真是不差什么了。

    要说小文哥也是狠人。他知道老嫂没主见耳根子软,怕那钱都让她娘家划拉去,很少往家里拿钱,一年就拿回去三五万块钱。自己连个存折都不留。老牛头儿干了半辈子工厂,眼力还是有的,建筑公司和运输公司能挣多少钱,他就算估不准十成,也能猜个七八成出来。小文哥就说是跟明子打工,大钱儿都让明子给存起来了,或者直接放公司里当流动资金。

    他一个退伍兵,回就在保卫科,说好听的叫保卫科,说不好听的,就是个保安。他能挣多少钱啊?在边境那几年,弄了多少东西,那是绝密,连明子都知道得不是很清楚,她就只负责收钱了。别人更不能知道。本钱都是明子给的,这个老嫂也是知道的。那两年小文哥也往家里交了几万块钱。

    回来这一年多,更是早就说得明白,就是给明子打工。本钱他是没有的,工资也是凭着明子赏,给多少算多少。他是不会主动要的。反正他要房有房,要车有车,吃好的喝好的,家里也不缺钱花,就行了。

    这么说的话,牛家人是相信的。

    再说了,一年拿回去好几万,不少了。已经是高收入了。

    就这,老嫂对明子还感激得不行不行的呢,觉得要不是明子拉巴着小文哥,家里哪能有十多万的存款。她爹上了一辈子班,家里都没攒下两万块钱来。

    家里的明眼人都知道小文哥是怎么回事儿,但是谁都没说什么。全当啥也不知道了。

    年前,木王堡二舅家的大姐给大嫂的妹妹介绍了一个对象,男方就是他们屯的,大专毕业,分配到县里的大修厂工作。两人见了面,彼些感觉也还不错,就订下了。

    李家觉得总让闺女住在小文哥家里怪不好意思的,如今亲事定下了,就想着早点儿结婚。刘家也是那个意思。双方一拍既合,就把婚期定在农历的二月。李家妹子就辞了售货员的工作回家待嫁。大哥已经跟李家说好,待他小姨子结婚之后,就在县里最繁花的商店里给兑一节柜台,让她自己做老板。

    过完了年,明子爹就是六十周岁了,他过生日的时候,小文哥特意找了当初他们拜把子的四哥石海来。石海现在兴隆镇上开了一家照相馆。来家里给拍全家福。

    三个老人。七个子女,七个另一半,加上十二个孩子。二十九口人,一大家子。得亏家里的客厅足够大,要不然屋子里都施展不开了。

    拍完了全家拍,顺便,各种组合的都拍了一遍。有明子姐妹五个的。有姐七个的。有五个连襟的,有两个妯娌合影的。还有所有女眷的,所有男人的。孩子们的。明子爹娘的。还有各个小家的。

    明子觉得这都是很好的记念,平时她给孩子和家里人拍的照片很多,但是都是生活照,很少拍过全家福。看来以后要常找机会拍一拍这样的全家福了。

    等到孩子们都结了婚,有了孩子,那可真就是一大家子了。

    过完了年,各个单位都恢复上班了,饭店等各种营业场所也都开业了。

    老嫂的弟弟去年毕业后,死活不到家里给安排的地方上班,非要去市里找他同学去,家里一个没看住,就让他给跑了,老牛头儿去市里找了两回,也没劝回来。说是在市里的歌厅唱歌呢,立志要当歌手。老牛头儿是老派人物,觉得唱歌就不是一个职业,要是让人知道他儿子做歌手了,觉觉特别的丢人。干脆也不让他回来了,对面就说不知道在外面儿干啥活儿呢,让他自己闯去吧!

    出了正月,家里收到一个电话,是纪承打过来的,他已经出国了,国内的产业全都交出去了,现在在国外开餐馆。争取早日拿到护照。

    这是个聪明人,去的也不是特别发达的国家,小地方,国籍好拿的那种。挺好。过上几年,谁还知道他是谁啊。

    纪承是躲出去了,下了狠心,扔下了大部分的身家。至少未来能有个平安。

    有的人,却不一定有那么好的运气了。比如高老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