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顶点小说网 www.dingdianbook.com,老关家的六零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来两亩荒地。

    明子七岁了,跟着宋知青学了两年多,宋知青说,她的知识储备足够用到小学毕业了,直接上中学都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明子可不敢那么得瑟。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。七一年了。五年之内,上完小学,中学,再花二年读完高中,正好不耽误高考。那时候她也十四了。上大学,看着也不是特别违和了。

    跟爹娘商量了一下,明子九月的时候,就跟着老姐和小哥一起上学去了,直接上的二年级,周围十里八村的都知道她是小天才,学校也没有强制要求她必须得上一年级。

    明子上学可轻松了,连书包都没有。书本都在老姐的书包里呢,到了学校,老姐会先到她班里,把书本和铅笔橡皮给她放好,在回自己班,放学的时候再来班里接她一起走。还有午饭,也都是老姐帮她带着呢。午饭就是一人一个玉米饼子,用一个手帕包着,再加上几块咸菜,三个人的咸菜用一个铝饭盒装着,中午了一起到老姐的班里去吃。

    三姐士敏暑假的时候就读完初中了。差了几分没有考上高中。她性子慢,做什么都是慢动作。三姐的这种慢,还不是说她反应慢或是脑子慢,就是动作慢,做什么都不着急,走路慢,吃饭慢,干活慢,做什么都要花别人两倍到三倍的时间,就是慢动作。娘总说她是火上房不着忙。就没有着急的事儿。这一点儿,随爷爷,但是吧,爷爷也没那么不着急,三姐这是青出于蓝了。

    就三姐的性子,也不是干农活的料啊。人家种三亩地她能种上一亩就不错了,娘说她这样的,在家种地的话,准得饿死。还是念书吧,念完书,将来还能找个不用种地的活儿干。正好,她也能坐着住,念书正适合她。学习也不错,没考上高中,是因为她紧张,语文差两分就考满分了,考数学的时候,居然看错行?选择题全填错行了!愁人的。

    所以,三姐打算下学期回初三复读,再考一年。上半学期在家自学,省学费。在家的时候,三姐也没闲着,干农活儿她是干不了多少了。空余时间,居然跟爷爷学起了说书。就爷爷留着那些话本子,她全都看会了,还会边说边唱。什么回杯记啊,花为媒啥的,唱得可流畅,可好听了。

    自打三姐学会了说书,晚上高官屯就有了娱乐活动了,生产队开完会,跳完了中字舞,就全都往明子家聚,听三姐说书,天天晚上明子家屋里都挤满了人,炕上,木板床上坐得满满当当的,还有自备小板凳的,连窗户外都有人趴着窗户听。

    后来,大房身老家明子爹的堂姑父来明子家串门,明子得叫老姑爷的。年纪比明子爹也就大上十来岁。是大房身屯很有威信的人,在兴隆镇粮库做贫农代表,是在镇上都有发言权的人。向来跟明子家关系好。时常来明子家串门,明子娘总是好吃好喝的招待。

    老姑爷来串门的时候,听了一次三姐说书,就听入了迷,后来,秋收忙过了,到底把三姐接到他们家住了三天,给说了三天书。三姐这一去,半个月才回来。在老姑爷家是只说了三天,可是大房身,那是关家的老屯啊,关家本家亲戚大部全在那个屯子里,这家接去说两天,那家接去说三天,可不就得一阵子。三姐回来说,她到谁家,恨不得全屯子的人都跟着聚到谁家,有的人都听了好几遍了,还天天跟着听。

    哎,明子就觉得这时候的人可怜,一点儿娱乐生活都没有。听个说书就能这么痴迷。

    大房身的亲戚都知道三姐会说书了,木王堡的还能不知道?三姐才从老屯回来没两天,二舅就来把三姐接走了,木王堡里关家亲戚也不少啊,这一去,又是半个月。三姐说书都说出名儿了。当然,三姐不是以说书为生的,别人是请不去的。娘也不可能让三姐出去说书。

    高章家之前来家里透过话儿,不想让三姐继续考学。高章已经不读书了,去了镇里学木匠活儿,他们家怕三姐读了高中出去念书,万一再考上学,就不会再回来了。只是三姐自己想接着念书,娘也觉得不能这么早就断了三姐未来的路。就没同意。他们家,也就没再说什么。

    二姐士云十九岁了,出落得越发的好看,原本也到了说亲的年纪,只是大姐英子因为上一次的退亲事件之后,一直没有再订亲,二姐的亲事也就耽搁下了。

    大姐跟赵家的亲事黄了,也不是没人给介绍,只是大姐有了心理阴影,一直都没应,连看都不肯看,娘心疼她,也一直没强求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